莫文蔚
手术演示环节,刘伦旭副院长带领团队演示了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难度较高的联合亚段切除、联合基底段切除等六台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
活动中,我院健身协会及老年协会还作为表演嘉宾,展示了精心准备的搏击健身操《boom》、民族舞蹈《跳弦》、爵士舞《one time》、尊巴《remix》,以及舞蹈《秧歌扭起来》《太极功夫扇》。比赛过程中,各代表队以标准的形态、整齐划一的表演动作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医院各工会大组的9支代表队以及特邀学生代表队10支队伍共270人参加了本次职工广播体操比赛,医院各工会大组共计420余人观摩了此次比赛。为丰富我院教职工文化生活,给广大教职工提供展示行业精神与师生风貌的舞台,6月7日16时,第七届教职工广播体操比赛在临床教学楼多功能厅举行。五位国家级专业评审围绕动作的正确性、表现力、协调性、节奏感、精神面貌、团队合作等方面对10支队伍的表演进行了评分。比赛前,职工们通过长期备赛和练习,保持了身体的健康与活力。最终,内科工会大组代表队、外科工会大组代表队以精彩表现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
会上,吴振龙副处长从住培评估指标体系发展演变、2019版指标体系基本情况、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等方面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进行了解读。2019年住培专业基地院内督导工作将于6月10日至21日内完成。万学红常务副院长还对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的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未来医学发展趋势、新时代新青年的奋斗方向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问题,不断筑牢共同的思想根基。
讲座中,万学红常务副院长结合华西坝医学教育的实例,具体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华西的巨变,鼓励华西学子做新时代的筑梦人、奋斗者,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攻坚克难的决心砥砺前行,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约200名来自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药学院、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再生细胞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生聆听了讲座四川大学形势政策大讲堂系列讲座是在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指导下,由四川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结合时政热点在研究生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讲座中,万学红常务副院长结合华西坝医学教育的实例,具体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华西的巨变,鼓励华西学子做新时代的筑梦人、奋斗者,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攻坚克难的决心砥砺前行,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6月6日下午,四川大学第26期形势政策大讲堂在我院临床教学楼301教室举行。万学红常务副院长还对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的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未来医学发展趋势、新时代新青年的奋斗方向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问题,不断筑牢共同的思想根基。
本期大讲堂由我院党委常委、常务副院长万学红授课,主题为辉煌七十载,筑梦新时代。约200名来自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药学院、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再生细胞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生聆听了讲座本次会议共收集投稿论文278篇,涵盖临床麻醉、疼痛诊疗、急救复苏、重症监测、体外循环等领域的基础临床研究最新成果,特殊病例讨论分析,麻醉相关技术、新业务进展,麻醉相关人员培训,麻醉质量控制与管理,麻醉学建设等内容。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主任委员黄宇光、前任主委熊利泽,我院副院长黄进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303名麻醉医师参会。
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李天佐秘书长从人力资源、学科建设、质量控制、调动积极性、行政要求五个方面介绍了《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病例讨论分会场创新性地设置了六个基层麻醉病例汇报,创建基层医院青年麻醉医生-三甲医院麻醉医生-国内顶级麻醉专家三级联动的病例讨论模式,为基层青年麻醉医生提供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学术指引提高基层麻醉服务能力建设水平。会议遴选优秀论文发言64篇,壁报发言展示60篇,我院麻醉手术中心林静主治医师、陈玲敏博士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会议同期举行了青年麻醉医生科普英文演讲比赛,22位青年麻醉医生围绕talk about our story of anesthesia主题,用流利的英文讲述了自己从事麻醉专业的故事,我院青年医生吕沛林获得比赛二等奖。
5月31日至6月2日,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和四川省医学会共同承办,我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CSA)青年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本次会议举行了11个场次的学术交流。
北京协和医院沈建雄教授作了题为临床医生如何做好科研创新的报告,对临床科研的概念、研究选题、研究设计、结果分析、研究结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主题报告专场,CSA前任主委熊利泽教授分享了国家脑计划对麻醉学科带来的思考,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黄致力教授介绍了睡眠机制与麻醉药理研究进展,两份报告均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麻醉学十大科学问题,聚焦麻醉学科最关注的脑科学问题
在主题报告专场,CSA前任主委熊利泽教授分享了国家脑计划对麻醉学科带来的思考,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黄致力教授介绍了睡眠机制与麻醉药理研究进展,两份报告均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麻醉学十大科学问题,聚焦麻醉学科最关注的脑科学问题。5月31日至6月2日,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和四川省医学会共同承办,我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CSA)青年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在成都召开。北京协和医院沈建雄教授作了题为临床医生如何做好科研创新的报告,对临床科研的概念、研究选题、研究设计、结果分析、研究结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本次会议共收集投稿论文278篇,涵盖临床麻醉、疼痛诊疗、急救复苏、重症监测、体外循环等领域的基础临床研究最新成果,特殊病例讨论分析,麻醉相关技术、新业务进展,麻醉相关人员培训,麻醉质量控制与管理,麻醉学建设等内容。会议遴选优秀论文发言64篇,壁报发言展示60篇,我院麻醉手术中心林静主治医师、陈玲敏博士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李天佐秘书长从人力资源、学科建设、质量控制、调动积极性、行政要求五个方面介绍了《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
本次会议举行了11个场次的学术交流。会议同期举行了青年麻醉医生科普英文演讲比赛,22位青年麻醉医生围绕talk about our story of anesthesia主题,用流利的英文讲述了自己从事麻醉专业的故事,我院青年医生吕沛林获得比赛二等奖。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主任委员黄宇光、前任主委熊利泽,我院副院长黄进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303名麻醉医师参会。病例讨论分会场创新性地设置了六个基层麻醉病例汇报,创建基层医院青年麻醉医生-三甲医院麻醉医生-国内顶级麻醉专家三级联动的病例讨论模式,为基层青年麻醉医生提供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通过学术指引提高基层麻醉服务能力建设水平
6月2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与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骨科学科联盟启动仪式暨学术交流会在汉中举行,我院骨科管理小组及专家代表参加了仪式。学术交流会上,我院骨科多位专家先后作《骨科加速康复的关键技术》《膝关节置换术的技术要点与快速康复》《颈椎前路手术的精细微创策略》《华西运动医学特色与学科联盟共发展》《髋臼骨折固定的关键技术》《足踝及下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等9个学术专题讲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已与全国130余家医院骨科建立学科联盟,联盟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建设的华西模式,以华西医院骨科医学人才为主导,借力互联网技术,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帮扶、协同诊疗、双向转诊等模式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为广大骨科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两院坚守自愿选择、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原则,将在临床、教学、科研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第二,建立规范的临床医疗体系,推广骨科诊疗规范和适宜技术,提高对骨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该联盟的成立为两地骨科学科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桥梁,我院骨科专家将常驻汉中,加大当地骨科医学教育与科研力度,推动汉中市中心医院骨科建设,进一步提高并带动陕南地区整体骨科的专业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第四,建立临床创新协同机制,共建共享临床病种数据库和生物样本资源库,加强骨科学科的科研合作,促进学科临床研究与技术创新。第三,建立骨科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培养质量、同质化的专科医师。
具体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建立骨科疾病分级协同诊疗和双向转接诊制度,明确学科功能定位,制定协同诊疗和双向转接诊流程,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层级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方便患者就医。仪式上,汉中市卫健委、汉中市中心医院领导及专家代表与我骨科管理小组周宗科教授、刘浩教授、李箭教授、宁宁教授共同启动水晶球,标志着两院骨科学科联盟在汉中正式成立
该联盟的成立为两地骨科学科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桥梁,我院骨科专家将常驻汉中,加大当地骨科医学教育与科研力度,推动汉中市中心医院骨科建设,进一步提高并带动陕南地区整体骨科的专业水平,造福广大患者。第二,建立规范的临床医疗体系,推广骨科诊疗规范和适宜技术,提高对骨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
仪式上,汉中市卫健委、汉中市中心医院领导及专家代表与我骨科管理小组周宗科教授、刘浩教授、李箭教授、宁宁教授共同启动水晶球,标志着两院骨科学科联盟在汉中正式成立。第四,建立临床创新协同机制,共建共享临床病种数据库和生物样本资源库,加强骨科学科的科研合作,促进学科临床研究与技术创新。6月2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与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骨科学科联盟启动仪式暨学术交流会在汉中举行,我院骨科管理小组及专家代表参加了仪式。第三,建立骨科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培养质量、同质化的专科医师。
学术交流会上,我院骨科多位专家先后作《骨科加速康复的关键技术》《膝关节置换术的技术要点与快速康复》《颈椎前路手术的精细微创策略》《华西运动医学特色与学科联盟共发展》《髋臼骨折固定的关键技术》《足踝及下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等9个学术专题讲座。两院坚守自愿选择、利益共享、责任分担的原则,将在临床、教学、科研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已与全国130余家医院骨科建立学科联盟,联盟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建设的华西模式,以华西医院骨科医学人才为主导,借力互联网技术,通过人才培养、技术帮扶、协同诊疗、双向转诊等模式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为广大骨科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具体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建立骨科疾病分级协同诊疗和双向转接诊制度,明确学科功能定位,制定协同诊疗和双向转接诊流程,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层级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方便患者就医
仪式上,汉中市卫健委、汉中市中心医院领导及专家代表与我骨科管理小组周宗科教授、刘浩教授、李箭教授、宁宁教授共同启动水晶球,标志着两院骨科学科联盟在汉中正式成立。该联盟的成立为两地骨科学科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桥梁,我院骨科专家将常驻汉中,加大当地骨科医学教育与科研力度,推动汉中市中心医院骨科建设,进一步提高并带动陕南地区整体骨科的专业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